兴趣模型之消费型/生产型

前段时间在阅读《精进》时,有个章节专门谈到了「兴趣」这个主题,作者采铜顺手就把兴趣分为了「消费型兴趣」和「生产型兴趣」,都还没有看他详细拆解这个定义,我就感觉瞬间被这个提法给击中了,不由感叹作者高超的观察总结能力,虽然我自己也知道兴趣有受损型与收益型之分,却仅仅从兴趣带来的结果做表层分类,采铜的分类定义却是依赖于两个细分维度,进一步分析兴趣的影响,最终提炼出深入浅出的概念,非常容易引发共鸣并被人接受。

采铜从兴趣带来的结果出发,从「收益」、「半衰期」两个维度构建了4个象限,把兴趣做了细分,非常清晰。图示如下:

从上图可以看出,仅仅从「收益」角度看,没法足够完整地量化兴趣本身带来的影响,如:

谁说「玩一下午游戏的收益(满足感)」比不上「练一个小时书法的收益(技能提升)」?

而且仅仅从「收益」角度看,也会把人带偏,最终会以功利性来量化兴趣价值,与兴趣本身的定义相去甚远。「半衰期」的维度补充说明了兴趣带来的影响,而且指导人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看问题,整个思维会更为完备。

从上图中不难发现,第一、四象限是典型的生产型兴趣,而第二、三象限则属于消费型兴趣,他们的区别我简单总结如下:

生产型 消费型
特点 资源投入型导向。需要投入时间、练习、精力、思考等一系列所谓资源,在这个过程中,人们会收获精神满足、自我提升、情感回报等,持续时间比较长。 欲望释放型导向。需要付出金钱、时间等消费性资源,在此过程中,人们会获得娱乐休闲、压力释放等回报,持续时间短暂。

我自己反思,既没有特别让自己沉溺到无法自拔的消费型兴趣,也没有特别有亮点的生产型兴趣。在日常生活中,确实有那么一些小兴趣,都比较明显的影响到了生活。

消费型兴趣

我有个特别花时间的兴趣,就是看电影。从大学时代拥有自己电脑开始,就一发不可收的开始了我自己的观影之路,那时候如饥似渴的搜罗各种高分片,有段时间天天在豆瓣上研究各种好片的规律,我发现电影质量的好坏与导演、演员的关系特别大,如果因为某部电影特别符合自己的胃口,我就会特别关注下导演和主演,然后会把这个导演/演员之前所有电影全部恶补一遍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接触到「黑色幽默」这种类型片,知道了大名鼎鼎的导演盖里奇,那段时间把他所有的电影全部补上了,而他的成名作《两杆大烟枪》我看了不下10遍。今天想到「看电影」这个兴趣,特意去豆瓣上看了下自己的观影记录:

看到这个数据简直吓自己一大跳,这10年来,我竟然不知不觉已经看了500+电影,按平均2小时的时长来算(还不算里面包含了大量剧集类作品),累积至少花了1000+小时,也就是有42天不吃不喝全部在看电影。实话实话,在看电影的过程中,带给了我无数的乐趣,透过电影,我知晓世界上存在着我完全无法触及的另一面,也无形中提升了我的审美观。但是于我而言,观影这件事情始终处于「消费型」层面,这个兴趣无形中也带给我了很多看不见的受损,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2点:

  1. 严重影响休息而不自知。有段时间养成了中午休息时间边吃饭边看电影的习惯,到了该午睡的时候,因为电影中的剧情刚好走到冲突处,这时候往往睡意全无,于是继续看电影,过了午休时间,整个下午都哈欠连天,与别人沟通,开会的时候都注意力无法集中,严重影响工作效率。
  2. 养成了拖延的坏习惯。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执行能力很差,自己反思观察了一下,我发现那段时间刚好在看大热的纸牌屋,回到家在电脑桌前,一般会优先看一集纸牌屋,再去处理下任务。而看完电影以后,往往时间也不够了,就会说服自己明天在处理吧,这样一来,任务拖延的特别明显,自己情绪也很不好。

消费型兴趣本身没有问题,问题消费的带来的半衰期短,很容易触发重复消费以获取更多的快感。人们无法自制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此,享乐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稍纵即逝,抓不住,只有超越享乐型需求,才能真正自律。

生产型兴趣

在反思自己的兴趣体系时,我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把一件兴趣做到了相对专业的程度,所谓生产型兴趣,不仅仅是要在较长的半衰期周期内获取回报,更重要的是在相应点上有了一定的专业性积累,我有一些存在生产属性的兴趣,如阅读、写作、跑步等,但无一不显得泛泛之辈,没有可以特别拿出来说说的。这个结论让人非常沮丧,虽然也偶尔能从一些生产型兴趣中获得意外红利,如跑步让我心情平静,写作让我思考更加缜密,也能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,但是缺乏长远的兴趣规划,始终是一个半吊子水准,非常可惜。

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天赋和兴趣,尝试找一到两个点来做长期积累,一年以后再看看生产型兴趣带来的收益吧。